聚焦“双新”,五育并举,艺体特色助成才 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2023学年课程计划

发布者:吴赟发布时间:2023-09-08浏览次数:78

聚焦“双新”,五育并举,艺体特色助成才

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2023学年课程计划

一、背景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是市教委直属学校,前身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7年秋创办高中,1990年秋创办英语特色班。学校位于“南上海”,南枕杭州湾,西接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学校处于大学城之中,环境安静优美,文化气息浓厚。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围绕国家、上海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纲要和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强化对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效能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坚持“尊重多元,夯实基础,培育共性,彰显个性”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历事成人、笃学成才”的办学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课程改革、教师发展、管理优化等改革重点领域,出成果,求突破,努力增强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稳步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形成了“崇德、励志、和谐、奋进”的良好校风,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计划制定依据

20196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改革的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2020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2012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20212月《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工作的通知》、20206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2019年秋季高一年级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2020年秋季高一年级数学、英语开始统一使用新教材。20219月所有学科统一使用新教材。2021年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随着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依据《<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印发<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学校“十四五”规划精神,编制2021学年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课程计划,在促进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多样符合本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二)“十三五”课程计划实施落实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校秉承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打造“技术+特色课程群”,充分利用生涯规划教育、工程实验室建设、大学文化先行体验课程,为高等院校输送“未来工程师、未来设计师、未来教师”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

1.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选择面进一步加大。高一、高二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全覆盖,志愿者服务课程做到100%全覆盖,社团课程做到高一、高二全覆盖,创新实验课程做到高一、高二全覆盖,全体同学从课程改革中受益。

2.基于物联网的未来家园创新、创客实验室、智能科技实验园、艺术专用教室的改建为师生“弘扬工匠精神,实现特色发展”,让学生成为现代应用型人才搭建好了平台,聘请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工程师作为兼职创客课程教师。

3.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学校课程改革中不断进步,优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在我校营造“激趣、激活、激励、激发”的课堂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用情景化、问题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中,一批优秀教师在市、区教育教学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如发明项目“能带U盘的话筒”在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能够自动分拣的围棋和围棋盒”在第四届上海创客新星大赛中获“创意设计”三等奖;2018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奉贤区选拔赛二、三等奖;创客作品《地铁站警示灯》《圣诞树彩灯》分别获奉贤区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张雨韵获奉贤区第五届学生活动节“十大校园达人”称号;“ 智造坊”社团被评为2019年度奉贤区一星级学生社团;韩乐乐获奉贤区中小幼学生艺术单项比赛打击乐组西乐类金奖、高中组声乐类铜奖;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荣获青年组手碟二等奖、颤音琴三等奖;顾世慧获奉贤区中小幼学生艺术单项比赛中高中组声乐类铜奖;区学生运动会田径总分第三名;龙舟队荣获区第二名、市龙文化龙舟比赛二等奖;阳光伙伴集体跑获区第二名等。

学校尽可能更多挖掘校外资源,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并注重校本化实施。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引进校外优质人才资源,与多家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相关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十四五”期间,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基教处支持下,我校将进一步开发校友及区域资源,深化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结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与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学校办学理念

 “历事成人 笃学成才”。成人与成才是并列递进的关系,在并列的意义上讲,强调德智并重、德才兼备;在递进的意义上讲,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历事、笃学是学校“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路径的描述,即注重通过实践、体验形态的经历来陶熔品性,注重通过严谨、踏实形态的学风来锻造能力。

(二)学校育人目标

培养“身心健、德行雅、思维活、动手强的善于规划、乐于审美、敢于创造、有专项基础技能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目标

课程建设围绕“五育并举,艺体特色助成才”展开,构建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分层次、个性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推进学校课程从“教师的课程”向“学生的课程”转化。既能强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又能推动“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引导教师基于学生需求开展课程建设。

三、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五育并举,艺体特色助成才”课程结构

我校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以课程为抓手“五育并举”成就学生“学养厚、身心健、品性善、乐审美、敢创造、善规划、动手强、思维活”之目标。

1.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主要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14门学科。

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必须在12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学、物理、化学,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和学校现有条件(包括区域文化条件)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主要包含:(1)学科特长发展拓展课程,如学科竞赛课程、数学思维课程、英语听说课程、英语阅读课程、语文文言文阅读课程等。(2)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的兴趣类、创新类课程。(3)社会实践类课程(包含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德育课程等)。(4)艺体专项发展类课程。

(二)课程设置

1.学制、课时和学分:我校高中学制为三学年,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8课时(含37节常规课和1节长课),常规课时一般按40分钟计,长课1节为95分钟。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2.各年级课程设置

高一年级2023学年课程计划

课程

类型

科目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语    文

5

4


1

5

4


1

数    学

5

2


3

5

3


2

英    语

5

3


2

5

3


2

思想政治

2

2



2

2



物    理

2

2



2

2



化    学

2

1


1

2

2



历    史

2

1

1


2

1

1


地    理

2

1

1


2

1

1


生物学

2

1


1

2

1


1

信息科技

2

2



2

2



通用技术

1

1



2

2



体育与健康

3

3



3

3



体育活动

1



1

1



1

艺术(音乐)

0.5

0.5



0.5

0.5



艺术(美术)

0.5

0.5



0.5

0.5



《读本》

1



1





心理

0.5



0.5

0.5



0.5

党团活动

1

1



1

1



军训









社会考察









社团活动

1



1

1



1

专题教育

0.5



0.5

0.5



0.5

研究型课程

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

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

志愿者服务









合计(40分钟)

39

25

2

12

39

28

2

9

周课时总计

37+1(长)

37+1(长)

备注:1.通用技术第一学期开设1节,第二学期开设2节。

       2.体育活动第二节放在自主学习课中。

       3.高一社团:数学项目式学习、朗音、贝壳合唱团、我是演说家、美术创意(书法和绘画)、思维训练营

       4.高一体育活动(社团):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艺术体操、体能训练营。


高二年级

课程

类型

科目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语    文

5

2

2

1

5

2

2

1

数    学

5

3


2

5

3


2

英    语

5

3


2

5

3


2

思想政治

3

3





4


物    理

2

2

2


2


2

2

化    学

2

2

2

1

2


2

2

历    史



3




3


地    理



3




3


生物学

1


2

1

1


2

1

信息科技

1


1


1


1


通用技术

1


1


1


1


体育与健康

3

3



3

3



体育活动

1



1

1



1

艺术(音乐)









艺术(美术)

1

1



1

1



研究性学习

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





党团活动

1

1



1

1



军训









社会考察









社团活动

1



1

1



1

专题教育









志愿者服务









合计

32

20

16

9

29

13

20

12

周课时总计

37+1(长课)

37+1(长课)

备注:1. 体育活动第二节放在自主学习课中。

       2.高二社团:数学项目式学习、朗音、贝壳合唱团、我是演说家、视觉艺术(摄影与沙画)、思维训练营。

       3.高二体育活动(社团):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艺术体操、体能训练营。






高三年级

课程

类型

科目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周课

时数

必修

选择性

必修

选修

语    文

6

3


3

6

3


3

数    学

7

3


4

7

3


4

英    语

7

3


4

7

3


4

思想政治



4




4


物    理



4




4


化    学



4




4


历    史



4




4


地    理



4




4


生物学



4




4


信息科技









通用技术









体育与健康

3

3



3

3



体育活动

2



2

2



2

艺术(音乐)

1

1



1

1



艺术(美术)









研究性学习









党团活动

1

1



1

1



军训









社会考察









社团活动









专题教育









志愿者服务









合计

27

14

12

13

27

14

12

13

周课时总计

37+1(长课)

37+1(长课)

课程设置说明:

1)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其中信息技术4学分,通用技术3学分。通用技术1学分在奉贤工业中专集中完成。 

2)音乐、美术,必修内容各为3学分,设在高一、高二年级。

3)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学校提供模块供学生选择,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专项化教学,专项课2节,身体素质1节,体育与健康共计3课时。学校开设体育项目:击剑、足球、篮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体育活动2课时。 

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须完成1个调查报告和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高一和高二分别完成1项内容)。劳动课程中的志愿服务,放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校内部分设置劳动岗位,设计劳动手册,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5)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学科必修课程内容为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范围。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六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范围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内容。选修课程的考核,由学校自主实施。 

6)结合有关学科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落实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生态文明、民族团结、国防安全、法治和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要求。时间安排在专题教育课、午会课、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党团活动(班会)等时间。同时高一安排1/2周专题教育课。

7)高一专题教育课时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单双周交替;学生发展指导主要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8)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高一年级1/2周、高二年级1/月、高三年级1/学期。研究性学习方法

9)研究型课程:高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2个课题、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1 个课题.

3.学生作息时间表

上  午

6:10~6:50

起床

早锻炼



12:30-12:45

午会

12:55-13:35

第五节

6:50~7:10

早餐

13:45~14:25

第六节

7:00

关宿舍大门

14:25~14:30

眼保健操

7:20~7:50

住宿生早读

14:40~15:20

第七节

8:00~8:40

第一节

15:30~16:10

第八节

8:40~9:10

大课间操

16:20~17:00

第九节

9:10~9:50

第二节

17:00~18:20

自主锻炼

晚餐

9:50~9:55

眼保健操

10:05~10:45

第三节

夜自修

18:30~19:10

第一节

10:55~11:35

第四节

19:20~20:00

第二节

11:35~12:00

午餐

20:10~21:00

第三节

12:00-1230

学生午休


21:30

关宿舍大门



21:40

宿舍熄灯


4.德育活动内容安排

年级

内容

领域

高一

高二

高三

课程育人

学科德育

学科素养、学科育人价值的课堂全程融入

校本德育课程

新起点

新规划

讲道德

讲责任

有理想

有奋斗

制度育人

日常行规教育、自主管理教育、仪式教育

活动育人

区本德育主题

活动

七彩成长”学生活动节

校本德育主题

活动

基于课程统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清明:寻根之旅;端午:龙舟之渡;

中秋:感恩之思;重阳:敬老之行。

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

校运会、迎国庆文艺汇演、社团组织、主题节庆

班级文化

温馨教室、优良班风创建

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

书香校园、优良校风实践

社区教育

海湾地域文化教育

贤文化教育

海派文化教育

实践育人

常态实践

军训教育

学农教育

成人教育

志愿者服务

研学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南京之旅)

文化传承教育

(绍兴之旅)

国际理解教育

(开启世界之窗)

重走红色之路(延安或遵义)

创新实践

光启学子”计划


5.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年级

学期

内容

地点

时间

 

第一学期

 

军训教育

奉贤区少年军校

8

国防教育

东方绿舟

按上级安排

劳技实训

奉贤中专实验室

10

贤文化教育

学校

一学年

第二学期

革命传统教育

奉贤烈士陵园等

5

爱国主义教育

南京之旅等

11

 

第一学期

法制教育

市禁毒馆

按上级安排

劳技实训

奉贤中专实验室

10

文化传承教育

绍兴之旅等

11

第二学期

社会考察

家乡变化

暑期

学农教育

学农基地、农垦博物馆等

按上级安排

 高三





第一学期

大学园区考察

奉贤大学城区

9

第二学期

十八岁成人仪式

校园或校外

6

国际理解教育

海外之旅

7

全校

第一学期

民族精神月活动

校内

9

迎国庆文艺汇演

上海师范大学大剧院

9

田径运动会

校内

10

跳踢比赛

校内

12

第二学期

球类比赛

校内

4

红五月活动

校内、教育基地

5

兴趣运动会

校内

5

龙舟文化节

华东理工大学

5

红色之旅

延安或遵义

7

6.劳动教育课程安排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物理







化学







生物学







选修

技术+课程







社团

智造坊








篆刻







实践

劳动周







课题








劳动教育注重“两个结合、一个渗透”,即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相结合,学科教学中渗透,尝试设计评价量表,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

7.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内容安排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说明

学科类

语文阅读

古诗诵读

思维训练

英语阅读

听说训练

语文写作

古诗诵读

思维训练

听说训练

英语写作


语文阅读

古诗诵读

语文写作

思维训练

数学方法

听说训练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特色课程类

书法

创意设计课程

美术的综合实践活动体验

唱响青春


高校体验课程

高一高二学生选课

体育活动

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体能等。

年级组安排活动


社团

话剧社、朗音社、书画社、名著欣赏、合唱社、视觉艺术社、阅读、舞蹈。


高一高二学生选课

专题教育

与志愿者服务共用



主题教育内容安排


安全与防范

法律与道德

民族与文化

环境与健康

综合与实践

高一年级

校园安全国防安全教育

廉洁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中外礼仪比较

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贤文化教育

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含青春期、心理健康、预防艾滋病教育)

科普教育/科普创新教育

高二年级

交通火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对

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教育、人口教育)

节粮节水教育、毒品预防教育、

高三年级

旅行游学中的自我保护及突发事件处置

网络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健康教育/升学毕业心理辅导



四、课程实施

(一)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实施

1.严格按规定开足开好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2.课程校本化实施

 ①聚焦学科,落实素养。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组织教师在学习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讨各自学科的学科素养,实现学科发展方向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学科实施重心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

 ②依据标准,细化目标。以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由教导处牵头,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学科教学指南、学期课程纲要,加强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研制,帮助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③开展“学期教材统整”,编制统整指南。从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可能出发,调整或优化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实际需要出发,调整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调整教学的起点、坡度和速度;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出发,设计或调整教师的教法。

3.聚焦课堂,落实“双新”。

 ①教师除参与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学习培训外,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单元(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②积极探索实践“高效学习、互动生成、活力成长”新成长课堂教学形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③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将信息技术应用环节融入教学过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④转变方式,综合学习。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以分层分类作业为抓手,通过综合性作业、实践作业、应用性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应用性学习”,以体验和实践为重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二)选修课程实施

1.学校成立课程审核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学分认定小组,具体指导和开展选修课程审核、学生选课指导和学分认定工作。

2.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1)编制《选课指南》。

2)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选课指导。

3)学生学习《选课指南》,网上选课。

4)学校统计出学生选课情况,确定所开设课程(部分学生的部分落选课程二次选),排出教室、教师、学生三类课程表。

5)学生依据个人课表上课学习。

6)艺体除专项课外会择期聘请专家辅导及点评学生作品。

3.选课走班管理

实行授课教师、行政班班主任、教导处、政教处联动管理,制定和落实《选课走班管理制度》,具体实施要求如下:

1)学生应在上课前到选修课教室,并按排定的座位就坐。

2)学生要按照学习常规要求,认真听讲,做好学习记录。

3)选修课任课老师即为该班级的负责老师。负责该课程的上课内容、学生学业评价及学生的上课纪律管理。

4)选修课任课老师应认真备课,针对学生情况设计上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力争做到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5)选修课任课老师每节课需严格落实点

制度,对上课违纪学生需及时进行教育。同时报政教处,纳入行政班级考核,并及时将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反馈给班主任。

6)选修课学生学业评价实行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评价,选修课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始需将评价方法告知学生,并严格执行评价考核,定期进行通报。

7)班主任应组织教育学生认真开展走班教学活动,请假学生须及时上报政教处,走班选修课结束后要及时到行政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8)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年级组进行巡视,及时处理偶发事件,确保选修课有序进行。

9)加强选修课教学质量管理:采用教导处、政教处巡查和学生调查反馈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跟踪。

五、课程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指标

1.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符合校本课程教学与评价原则。

2.教学资源准备充分,教材、讲义通过审订。

3.教师胜任教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认真组织学生上好选修课,杜绝无故缺席现象。

(二)启动质量建设工程,实施课程三级评价

1.课程开设准备评价:学校成立课程评审小组,评审选修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审查选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审核开设选修课程社会机构的资质。经课程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的选修课程,方可列入学校选修课程选课目录。

2.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由教导处和政教处联合落实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选修课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记载和通报反馈。

3.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组织学生评教,评估的重要指标是选修学生的满意度,对于学生不满意的选修课,学校将要求整改或者取消该课程,以保证选修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选修课,学校将予以专项表彰。

六、课程管理与保障

(一)成立“双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学校成立“双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立课程评审小组、学分认定小组、学生选课指导小组、课程研发小组等部门,建构学校课程实施管理网络。

(二)明确校本课程教学管理职责分工

1.课程评审小组:负责组织专家组评审审定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设,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2.学生选课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3.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学分认定工作,指导教导处做好校本课程管理,制订组织走班选课,编排校本课程教学班课程表,收集整理学分认定资料,做好学分记载工作。

4.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教务管理,组织教研组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和校本课程教研活动。

5.政教处:组织年级组做好选课指导,加强学生纪律管理。

6.校本课程开课教师:认真备课、认真准备教学资源、认真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实践、认真做好学生考勤、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及时将学生考勤和评价记录上报教导处。

(三)制度保障

制定《课程审议制度》。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讨课程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各项制度,如《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学分认定办法》、《教师教育培训制度》、《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等,以提供专业支持,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资源保障

1.时空保障。确保三类课程实施的时间与空间保障,充分开辟校内场所和校外课程资源,征集课程资源,同时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严格按规定课时组织教学。

2.设备保障。根据课程实施需要,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配齐专用教室与场馆,保障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及有关学科实验的实施。

3.经费保障。合理编制预算,满足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设施设备配置、资源建设、教师培训与研修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必要的经费需求,确保学校平稳有序实施新课程。

(五)队伍保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科学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和实验员、图书馆理员等教辅人员,特别要满足选课走班教学、指导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师资需求。结合实际改进教师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重点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和走班教学管理能力。

2.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制定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方案,落实全员培训工作。在完成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聚焦新课程实施重点难点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各学科教师全面掌握新课程内涵和要求。学校要结合实际抓好新课程新教材校本研修,凸显学科融合,综合学习的“双新”理念,不断完善“多元化、可选择、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课程,探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3.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验为契机,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研究、指导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各个层次和梯队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育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