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讲堂(人文):苏智良教授走进上海师大四附中讲述抗战与民族复兴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发布者: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417日,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应邀赴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为学校师生作题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专题讲座,这也是学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重要内容。活动由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杜玲主持。

      
      活动伊始,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朱银辉为苏智良颁发"海上讲堂"特聘专家聘书,学生代表为苏智良献上鲜花


      讲座开始,苏智良以苏武、屈原、蒋干、共工、华佗(拖)等历史人物姓名的新解回答“谁战胜了日本”这个问题一下子勾起了同学们的倾听兴趣。苏智良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战中中国人民在重大牺牲中负重前行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以详实的史料深情介绍了当时成为难民避难所的英雄城市——上海,还有一些救助难民的典型代表如黄慕兰等。他在讲座中解释了抗战中的两个战场。他以“八一三抗战”讲述正面战场,以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等历史故事诠释何为敌后游击战场。他剖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指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游击战场的战略配合是中国战场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关键。通过解读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性,苏教授还原了中国人民从战略防御到局部反攻阶段(1944年)的艰苦历程,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凝聚民心、领导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谈及抗战精神时,他动情说道:"3500万军民的牺牲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更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为当代中国的大国崛起奠定根基。"在讲座尾声,苏智良勉励学子: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你们手中,要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做民族复兴的追梦人。

朱银辉为本次活动致辞。他用三点感受和师生共勉,即铭记苦难辉煌,传承精神火炬;以史为鉴,照亮复兴征程;厚植家国情怀,勇担青春使命。他希望全校师生不仅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更读懂背后民族复兴的精神密码: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挑战中敢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向苏智良提问。苏智良结合史料,生动讲述了当时学生通过组织救亡团体、开展宣传、投笔从戎等方式投身抗战的事迹,并勉励当代青年传承爱国精神

    最后,师生代表与苏智良合影留念,为这场兼具历史深度与时代温度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画上圆满句号。